展會大平台成為發展新引擎
本報記者 吳 焰 曹玲娟 王崟欣
2025年11月10日08:47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在國家會展中心(上海),國內外嘉賓和參展商共赴一年一度的“進博之約”。
2018年,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。8年來,進博會一次次刷新參展面積、參展企業數量紀錄,溢出效應從“四葉草”內向更大范圍、更廣領域拓展。
行走在“四葉草”場館,穿梭於黃浦江兩岸,記者深切感受到,進博會已從展會平台成為發展新引擎。進博會的溢出效應有多大?且從長度、深度、廣度三個維度觀之。
長度——
“進博會‘續航’裡程之長超出意料”
從2018年到2025年,8年——這是進博會走過的時間長度。
從安第斯山脈西麓到上海進博會展區,1.9萬多公裡——這是智利車厘子進入中國的裡程長度。
從“頭回客”到“回頭客”,再成為“常駐客”“投資客”——這是不少進博會參展商的身份標簽長度。
德國水處理品牌漢斯希爾是連續8年參加進博會的“全勤生”。“進博會不僅是新產品、新技術的展示平台,更是洞察中國大市場的絕佳窗口。”公司海外市場銷售總監托比亞斯說,企業希望通過進博會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。
“進博會‘續航’裡程之長超出意料,幫我們進入了中國更多地方,擁有了更多商機。”漢斯希爾相關負責人唐鵬說,這兩年他在中國各地跑,已參與了7個項目投產,“與廣西合作的一個水系統項目,前不久還在中國—東盟博覽會上展示。”
漢斯希爾的收獲,是進博會眾多參展商的一個縮影。8年來,連續8屆參展進博會的“全勤生”有170家企業,展現出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恆心。進博會,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。
“四葉草”內,人工智能等新產品、新科技、新場景充分展示﹔採購商長廊、簽約大廳裡,各地代表團搶抓機遇,尋找合作商機﹔展館外,一年一度的上海城市投資推介大會如約而至,幾十項上海重點路演項目排得密密麻麻……參展商變身投資商,體現出進博紅利從展會延伸至產業深處。
毗鄰“四葉草”的虹橋品匯,是承接和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的常年展示交易主平台。咖啡豆、葡萄酒、腰果、蜂蜜……虹橋品匯48家分中心覆蓋22座城市,實現展品到商品的跨區域流通閉環,讓進博會的會展長度從6天拉長到365天。
今年12月,進博會將首次舉辦2025進博優品交易會。消息發布后,便有100多家企業報名,漢斯希爾爭取到了100平方米展台。“我們想用行動表明,不僅要做進博會的‘全勤生’,還要做交易會的‘優等生’。”唐鵬說。
深度——
“進博會是近距離觀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‘大舞台’”
柔軟的羊駝毛玩偶,是進博會上的網紅展品。依托中秘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重點項目——“錢凱—上海”海運直航航線,軟萌“羊駝”從距離中國最遙遠的國家之一秘魯出發,僅用23天便抵達上海洋山深水港。
“進博會是近距離觀察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‘大舞台’,也是沉浸式感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‘體驗區’。”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。
進博會上不斷涌現的全球“首秀”、進博“首展”、中國“首發”,不斷創造的各種參展紀錄,是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動制度型開放的生動寫照。
進博會聚集了一批優秀的貿易代理、物流運輸、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機構,提供進口、商旅、會展等專業化服務。與進博會配套,中國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,持續在關稅、審批、通關、檢驗檢疫等進口環節降低制度性成本,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。
為支持本屆進博會順利舉辦,海關總署宣布,持續豐富配套支持政策“工具箱”,推出18項便利化措施,包括便利企業參展、擴大展覽品種類、便利展后處置、擴大溢出效應等方面,為進博會參展企業提供便利。
與進博同頻共振,上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,行動方案已更新至8.0版。今年,上海首次將電子口岸簽証適用於進博會外籍展客商,提供即到即辦的通關服務﹔公安部門推出優化証件注冊管理等20條便利化措施﹔市場監管部門實施3C認証免辦等系列支持政策……
制度型開放成果同樣顯著。從浦東引領區、臨港新片區再到虹橋國際開放樞紐,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80條措施基本落地,其中77項成果向全國推廣。全國首個“絲路電商”合作先行區建設初見成效,形成電子提單應用、國際數據服務等10項制度創新成果。
廣度——
“在更大范圍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”
“外資想要贏在中國,首要的就是本土化”“中國企業到歐洲做生意,必須注重ESG(環境、社會和公司治理)這張通行証”……
8年來,從初創走向成熟,進博會早已集商品展示、貿易促進、投資對接、配套會議等功能於一體,溢出效應在更廣領域不斷釋放。
“四葉草”中,虹橋國際經濟論壇與進博會同期舉辦,為全球開放凝聚共識。33場分論壇及閉門會吸引諾貝爾獎得主等專家學者、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嘉賓,共論貿易秩序、多邊主義、全球南方等議題。
與此同時,上海配套舉辦2025進博會上海會議活動,超百場分論壇同步舉辦。從企業出海到消費新趨勢,從人工智能到ESG與可持續發展等,六大板塊緊扣全球經貿發展脈搏。
上海市商務委主任朱民介紹,舉辦上海會議等活動,就是希望為全球展商、投資者和專家學者搭建高能級的交流合作平台。為了便利展客商參與,活動打通了証件系統,進博會持証嘉賓可“一証通行”。
今年是吉利汽車集團連續第二年參加上海會議活動。“在去年的新質生產力討論中,專家觀點、行業前沿讓我們獲益匪淺,推動了我們的數字化實踐。”企業ESG管理總監俞紹華介紹,今年,企業帶著汽車數字化賦能ESG最新的成果赴約,“還想在交流中發現新機遇、共創新未來。”
在上海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、張江科學城、上海博物館等地,進博嘉賓和展商們化作“考察團”“游客團”,感受上海的科創活力、投資引力、城市魅力。
“在更大范圍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”“放大對招商引資、貿易升級、產業升級、開放升級、消費升級、城市形象、虹橋商務區建設的促進效應”……這是上海的追求,也是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擴大的動力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10日 10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